若问谍战剧《悬崖》有哪些亮点,服装肯定是其中之一了。尤其是伪满警察那身显赫的全套皮装,还有顾秋妍层出不穷的衣着变换,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。


 

曾有朋友提出疑问:

《悬崖》里的敌人道貌岸然地穿着昂贵的服装,女人们皮草裹身像个贵妇人。这些都符合八十年前伪满时期的实情么?


 

有这种疑问并不奇怪。

长久以来,我们从影视作品里接受的信息,敌人总是歪戴帽子斜瞪眼,歪瓜裂枣面目狰狞。一旦他们衣着严整形象端庄地出现眼前,总会觉得有些不对劲儿!


 

其实,这就是影视作品长期脸谱化造成的后果。

据《悬崖》的编导在访谈节目里讲,对这些细节,他们事先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,实地走访了很多健在的当事人,力求再现当年的真实情景。


 

1931年九.一八事变,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,随后成立伪满洲国。到《悬崖》开篇的1938年11月26日,日本人经营东北已整整七年。


 

直到1945年8.15光复,东北作为沦陷区,已被日本统治了十四年。


 

在此期间,作为战略后方,日本利用东北广袤大地上的富饶资源,大搞经济建设支援前线,使东北近乎成了战争的后勤基地。而哈尔滨又邻近苏联,顺理成章地成了满洲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,东北的生产生活相对战争地区是稳定发展的。


 

当然,剧情并没有忽略东北人民被奴役的现实。比如在火车上,一位孕妇晕车吐出了大米饭,竟因违反《战时米谷管理法》被带走审查。


 

关于这个问题,在周乙审问张平钧女友时,被摆到了桌面上来。

周乙说:

日本人是在帮助我们建设新满洲,二十年后,这里将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。


 

女友当即反驳道:

可就是在这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,我们中国人吃自己种的大米,也是犯罪吗?


 

笔者也曾听老人讲过,当时老百姓吃大米是经济犯,是要蹲笆篱子(牢房)的。


 

那么,东北盛产的大米都去了哪里呢?答案显而易见,一是支援前线日军作战,二是运回了日本国内。可见侵略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资源控制资源,当年的海湾战争不就是缘起石油么!

只此一例就可说明,不管满洲国表面多么虚华,中国人仍处于被压榨奴役的地位。


 

另外,伪满警察穿的那套皮装,并非是所有警察的统一着装。从集合队伍的画面就能看出:前排特务着皮装,后排警察着制服。特务的身份是高于普通警察的。


 

这种情况在火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。

刘魁把发表反满抗日言论的金教授抓起来,正审查时,列车上的铁路乘警来了:

对不起先生,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证件。


 

鲁明面露不满:

什么证件,我们是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的,刚才不是已经给他们看过了么?


 

鲁明说的他们,指的是列车乘务员。但乘务员看证件时,乘警当时并不在场。

周乙说:

把证件给他们看看。


 

鲁明很不情愿地掏出证件。乘警看过之后,立刻恭恭敬敬地双手奉还,并立正敬礼。

鲁明命令:

你们把这个人带到铁路警署去,回头我们过来取人。


 

乘警说:

对不起长官,我们没有这个权限,犯人押在我们这不合适。出了什么事,我们承担不起。


 

刘魁怒气冲冲地喊道:

废话太多!


 

周乙下令:

查查他有没有托运行李,一块给我们送到警察厅。


 

鲁明又下令:

把他带去厕所洗洗。

乘警立即把被刘魁打得鼻口流血的金教授带走了。


 

整个过程,三个特务盛气凌人,完全是一幅高高在上的神态。而乘警则唯唯喏喏低眉顺眼,扮演着受训和接受指令的角色。可见同样是警察,身份级别是不同的。

所以,在服装待遇上也就有所不同。


 

还有,周乙的公开身份可不是小特务。他是哈尔滨警察厅特别行动队队长,属于身处高层。

这就好比如今的北京市长和县级市的市长。北京市公安局长和县公安局长,虽然都叫市长局长,级别却差距甚远。


 

所以,以周乙所处的身份,住别墅吃西餐喝洋酒开轿车,他太太顾秋妍穿金戴银皮草裹身,都是当时条件所具备的。


 

说了这么多,无非在说明:

满洲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形势,进而说明剧情里的人物形象和服装是符合实际的。


 

既然如此,《悬崖》里的服装到底有哪些讲究呢?

其实说起来也简单,那就是,服装是为情节服务的工具,它时刻要与人物身份和所处场景相协调。否则就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。而坚持这个原则,服装就是雪中送炭,锦上添花!


 

例如某抗日神剧,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,让八路军女战士统一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小白鞋,男战士头上抹着发胶上战场打鬼子。这就是把张三的帽子戴到了李四头上。所以《人民日报》批评它把“偶像剧套路用错了地方”!


 

而《悬崖》里的服装不管如何变化,终归是要和它所处的环境相吻合。

剧情开篇,地下党负责人老魏向顾秋妍交代任务时,顾秋妍戴着质地粗糙的绒线帽,低档的方格围巾,梳着一条大辫子,分明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青年。


 

接下来去火车站,与警察厅的同事包括家属们一起迎接周乙,顾秋妍则摇身一变,穿得雍容华贵,俨然是位阔太太。


 

参加酒会,脱下外套,穿的是礼服。


 

回到家里,则是家常便装。


 

同样道理,孙悦剑作为我党地下组织的负责人,来哈尔滨与周乙接头,住在外国人聚居的马迭尔旅馆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穿着就必须高档,否则会显得不协调。


 

当她和周乙接头时,两人的服装自然也要搭配适当,这样才不致于让人产生怀疑。


 

遭到敌人搜查,顾秋妍受周乙指令去马迭尔旅馆接应孙悦剑,两人的服装自然也要般配。


 

等到来哈尔滨建立秘密联络站,孙悦剑是以个体裁缝的身份作掩护,着装则是一幅劳动妇女的形象。


 

在防空洞和顾秋妍偶遇这场戏,显然是为了剧情发展而为之,让二人从服装上形成鲜明反差。


 

在日常生活中,既然是以个体裁缝的身份作掩护,自然要穿上围裙,戴上套袖,与她所从事的工作相吻合。


 

日常也要过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。


 

当被敌人追捕时,孙悦剑脱下外套,化妆成戴棉帽子的男人,从女厕翻墙进入男厕逃走。

不幸还是被敌人发现。


 

孙悦剑经受了敌人的酷刑,宁死不屈,被高彬特别移送日本宪兵队。周乙策反了陈景瑜,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
 

此时孙悦剑的穿着,只能是囚犯的打扮了。


 

死里逃生后,孙悦剑穿的既不奢华,也不寒酸,属于中性打扮,恢复了她的本来面目。


 

这里插入个小细节,说一下刘瑛。

作为剧中唯一的女奸细,她只和高彬单线联系。与高彬接头时,既要穿得雍容华贵,又要捂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。其实她就是个开茶馆的,但也必须这样才能适应角色的需要。


 

由始至终,刘瑛只露过半张脸,是在被我地下组织抓住的时候。即便如此,还是让好多观众记住了她那双极有特点的大眼睛。


 

由此可以说明,角色不论大小,最重要的虽然是演技,但服装是否合适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

 

还有警察厅机要室的这个女特务。在办公室穿制报时,完全是一个端庄文静的女人。


 

当孙悦剑暴露后,女特务受高彬指使,穿上普通的棉布外套,扎一条普通的围巾,装扮成这庭妇女的样子,跟踪监视孙悦剑。


 

最后,就是她进入女厕所,发现了孙悦剑已经翻墙跳咆。事实上,孙悦剑的被捕,就坏在她的手里。

可见服装的作用有多么重要。说它能化腐朽为神奇,并不是夸张。

再回到主角顾秋妍身上。

去瓦格里耶夫开的俄罗斯餐厅,与老瓦周旋剌探情报。


 

这种上流社会聚集的场所,穿着既要端庄,又不能过于洋气。


 

而是既典雅,又带有几分文静气质的正装。


 

去警察厅办公楼给周乙送换洗衣服(实际是传递情报),属于去丈夫的工作单位,当然要穿着体面。


 

夏天的夜晚,去外面荒僻的地方发报,穿的是轻便的夏装。


 

出外在市区内发报,穿得简捷利索。


 

去雪山发报,由于地点和天气原因,照样穿着皮草,既实用又不易让人看出破绽。


 

被敌人发现逃跑时,毛大衣,毛皮帽和俄罗斯围巾都跑丢了,只能穿着内衣在雪地里滚爬。


 

在这里,关于顾秋妍抽烟的细节,有必要说一下。

全剧中,顾秋妍有两次抽烟的镜头,一次是在自己的卧室。


 

这个比较好理解。

因为孙悦剑来到家里,碍于被仆人刘妈怀疑,拒绝了她提出和周乙同居的意见,坚持自己一个人住楼下客房。而她这个假妻子却和周乙住在楼上。为此心情郁闷,故抽烟解闷。

另一次是在雪山发报遇敌逃跑的岩缝中。


 

为此有人提出疑问:面对强敌追捕,此时抽烟不是容易暴露目标么?

这样简单的道理,相信编导不可能想不到。唯一的解释只能是:

对一个会抽烟的人来说,在强烈紧张的情况下,第一个生理反应必然是用抽烟来缓解情绪。同时,在风雪迷漫的条件下,烟的目标十分微弱,是不易被发现的。

记得在有个电影里曾见到一个镜头,党中央撤出延安与几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时,突然与追敌近在咫尺,下一步何去何从,需要毛主席作出抉择。

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,毛主席让卫士们围在身边,他点燃了一支烟,重重地吸着,很快就作出了决定。

毫无疑问,此时抽烟的作用,能起到镇静,缓解,提神,思索,作出重大决定的效果。

因此,当顾秋妍抽了两口烟以后,当即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动作。她掏出从敌人尸体上拿来的手榴弹,把拉环套在小手指上,双手端着手榴弹,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。


 

可见此时的抽烟,是符合特殊情境下的动作和逻辑性的。

有幸脱逃后,在白雪茫茫的荒山野岭里挣扎。从昨天的贵妇人,已变成了濒临死亡边缘的乞丐。


 

衣衫褴褛,满脸冻伤,面目全非,样子可怕至极。


 

被善良的老乡解救后,则是一副典型的农妇装扮。


 

这时候的穿着,都是从老乡处讨来的衣服,与以往的贵妇装已是天壤之别。


 

去照像馆补拍作为身份掩护的结婚照,当然要穿婚纱。


 

和周乙逛街时,在公开场合,两人的服装堪称绝配!


 

而平时在家里穿的那件开衫,已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,没有丝毫奢华的痕迹。


 

孕期和周乙去公园里散步,要穿孕妇装。有朋友说,《悬崖》里全是白雪皑皑的冬季,看不到任何绿色。其实夏季还是有的,只是相对少一些。


 

乘火车去佳木斯待产,仍然要穿孕妇装。


 

坐月子期间,衣着当然要越方便越好。周乙调侃她,你现在就是个黄脸婆儿。


 

和周乙在院子里聊天,穿的是普通的睡衣。


 

生完孩子回来,喜形于色又换了个人,穿得时髦又有风情。


 

和周乙去医院看望被截杀的高彬,捧一束鲜花,在那个年代应该是一件特别高雅时尚的礼节。


 

这种场合当然不宜张扬,所以穿着朴素的正装。


 

在残酷的斗争现实面前,顾秋妍不仅成为了勇敢的战士,在家里也完全丢弃了那种小布尔乔亚的犟脾气,穿着素雅,略施淡妆。


 

其实这种知识女性的穿着,才是顾秋妍本来的样子。在外面那些华贵的服饰,不过都是掩护身份的需要。


 

天主教堂这张应该算是穿的秋装。翠绿的树叶还没有落下。周乙穿风衣,顾秋妍外套里面穿的是露腿的裙装。显示出两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好。


 

除掉任长春时,尽管是冰天雪地,但为了行动方便,仍然没有穿大衣,而是一身短衣打扮,行动做得干净利索!


 

随着形势恶化,组织上决定撤销他们这个情报站。与周乙作撤退前的告别。虽然穿得还是那么隆重,但心情已是相当沉痛。顾秋妍说的这句话,格外有份量和内涵:

别忘了,你是莎莎的父亲。

事实上,也正是这句话,让周乙在已经脱险的情况下,重返狼窝虎穴,舍身取义!


 

在山村隐蔽居住时,为了莎莎的安全,也为了减轻她的负担,周乙找到她,提出把莎莎带走。却被她拒绝。此时穿的自然是朴素的休闲装。


 

看着周乙开车远去的背影,顾秋妍百感交集。此时的她,衣着虽然朴素,但那条宽大的披肩,仍然散发出典雅不俗的气质。


 

和孩子单独隐蔽时,穿得朴素干练,就是一件粗布裙装。


 

莎莎失踪,周乙返回营救。在昔日的家中,二人再次重逢。此时的顾秋妍,只穿一件粗布裙。扑进周乙怀里,放声痛哭。


 

目送周乙返回警察厅。从此天各一方阴阳两隔。一对在血雨腥风中的生死搭档,就此成为了永别。

此时庄重朴实无华的服装,象征着难以掩抑的沉痛心情。


 

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,从此以后,顾秋妍再也没换过服装,始终是和周乙诀别时的那套衣服。

被抓进警察厅时,仍然穿着这身服装。


 

被释放时,穿的还是这件服装。


 

这一天是1945年1月17日,距离8.15日本战败投降,只有7个月的时间。可见在屏幕上打出日期,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画蛇添足,而是大有寓意的。


 

那么,此前频繁更换服装的顾秋妍,为什么不换装束了呢?

——因为此时的她,身份已经不需要掩护,自然也就没必要再更换了。


 

被搜查过的家里已凌乱不堪,但顾秋妍和莎莎依然默默地整理着。


 

明知道周乙已经回不来了,仍然把周乙送给她的玉镯戴在手上,成为了永久的思念。


 

总结语:

以上所有通过服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,已经足以说明,服装在剧情中的重要性。它远远超过那些空洞的说教。正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。

由此可见,只要运用好服装这个不可缺少的品类,就可以使作品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!

这,应该就是经典作品的精髓所在吧!